陈某,女,40岁。门诊号:11503
初诊:患者2010.11.12来诊,胃痛三月余,嘈杂,不反酸,不胀,纳可,大便不成形,脉缓,苔薄白,质暗。
处方:法夏10g 干姜10g 黄连10g 黄芩10g 吴萸6g 乌贼骨15g 枳实25g 玄胡15g 郁金10g 炒川楝10g 片姜黄10g 甘松10g 煅瓦楞子10g 拾肆付
二诊:胃痛夜发,持续数时,嗳气,微反酸,干噫食嗅,大便不成形,1-2日一行,肠鸣,脉缓,苔白略厚。
处方:守上方 干姜减为6g,加生姜6g 九香虫10g 拾肆付
三诊:胃痛消失,胃脘不适感,舌尖溃疡,脉缓,苔白略厚,质暗。
处方:守11月26日方 拾肆付
四诊:胃痛消失,不反酸,偶反胃,背酸痛,恶冷,脉缓,苔薄白。
处方:守11月12日方 加鹿角霜10g 九香虫10g 刘寄奴20g
徐长卿20g 拾肆付
五诊:胃不痛,夜偶尔饥饿感,脉缓,苔白略厚。
处方:守1月7日方 20付
按:患者胃痛,并见有胃脘嘈杂,大便不成形,苔薄白,是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象。《伤寒论》149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本方主治寒热错杂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之痞症,因气机升降失常而致心下(胃脘)痞满不适。或问曰:此例乃胃痛,非痞症,缘何使用半夏泻心汤?无他,半夏泻心寒热并调,用之以复其气机之升降之用也。左金丸和瓦楞子制酸护胃,炒川楝、枳实、甘松理气和胃止痛,玄胡、郁金、片姜黄活血通络,全方寒热并用以复气机升降,气血兼调以和胃止痛。二诊时呕、利皆见,干嗳食臭,调整干姜、生姜用量为生姜泻心汤证,发挥消散水气、降逆止呕之功。三诊时诸症缓解,效不更方。四诊因背痛对症使用化瘀止痛之药对,需知,背痛与胃痛联系密切,不可割裂看待,因此治法与主方不变,更加鹿角霜,九香虫以养胃和胃,理气通络。梅教授临证更方思路值得我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