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诉胃脘痞胀一年余,偶尔胃脘隐痛,饮食减少,伴两太阳穴胀痛,四肢酸软,大便溏稀,小便黄,右上腹压痛,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一月来症状加重,遂于谷雨前后来求诊。
初诊:证见胃脘痞胀,以夜间为甚,偶尔隐痛,饮食减少,两太阳穴胀痛,四肢酸软,大便溏稀,日行1-2次,小便黄,右上腹压痛。察其舌质淡,苔白略厚,诊其脉弦缓。此为少阳邪郁,木克脾土所致,法当和解少阳,理气和胃,方拟柴胡桂枝汤加减治之。
处方:柴胡10g 法半夏10g 太子参10g 桂枝10g 赤芍10g 白芍10g 炙甘草6g 生姜10g大枣10g 枳实20g 焦白术10g 厚朴10g 7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餐后温服,禁烟酒及生冷、辛辣、发物,肥甘厚腻之品。
嘱患者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同时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以及生冷之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慎起居,适寒温;防六淫,注意腹部保暖;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诊:患者胃脘痞胀减轻,无明显隐痛感,饮食可,太阳穴胀痛发作次数减少,四肢仍酸麻,遇寒加重,大便一日一次,成行软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缓。效不更方,因患者肢体酸麻,遇寒痛重,在原方基础上加干姜10g,温经止痛。 7付,日一付,水煎,分三次餐后温服,禁烟酒及生冷、辛辣、发物,肥甘厚腻之品。
嘱患者节制饮食,勿暴饮暴食,同时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醇酒以及生冷之品;注意精神调摄,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慎起居,适寒温;防六淫,注意腹部保暖;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后随诊可知,如此再调整一个月,以上方加减共服药42付,诸证消失。
按:《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胆腑属木,胃腑属土,在病理情况下,胆气郁结过盛,可进而克害胃土。一般患者来诊,常胆胃俱病,医家常以疏肝和胃法。柴胡桂枝汤本从外感病立法,然从主证、病机、经脉等加以引伸,则“心下支结”可视为木邪犯胃之结果,“支节烦疼”可视为经脉不利之结果,故少阳气郁,兼犯胃腑,伴见经脉不利者,可选用柴胡桂枝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