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浅谈《伤寒论》中“脉促”的争议与分析
2016-03-30 20:01  

汇报人:胡旭

汇报时间:2016330

地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梅国强传承工作室

出席人:胡旭、明浩、周贤、苏捷、王梦莎、何家振、邓惠文、张夏维、李若薇、陈海洋

主要内容:今日,胡旭同学向大家汇报了最近撰写的一篇论文草稿,主要探讨了《伤寒论》中“脉促”的争议与分析。从“脉促”中促字的渊源和历代注家的见解开篇,详细分析了《伤寒论》中的相关条文(2134140349四条),最后给出了自己对“脉促”的见解,对其脉位、力度和速率和节律给出了解释。

1.《伤寒论》中的相关条文的分析

1.1太阳误下,胸阳受损兼表证未解(对第21条的分析)

1.2太阳误下,损伤胃肠而表证仍在(对第34条的分析)

1.3太阳误下,多种变证,举脉问证(对第140条的分析)

1.4手足厥逆,虚阳被寒邪抑郁(对第349条的分析)

1.5对脉结代,心动悸的分析(对第177条的分析)

2.对目前促脉脉形四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进行分析

2.1指脉来急数时有一止,止无定数

2.2指脉来急促或短促有力

2.3认为这里的促脉实际就是数脉

2.4认为这里的促脉是寸脉浮,关以下沉

3.结论

按照推断的脉位、力度和速率和节律,在《中医诊断学》规划教材收录的临床常用的28种脉象中找寻符合的脉象,发现同实脉的脉象最为接近。教材中对实脉的特征解释为“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对实脉的机理分析其中一部分是“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邪正相搏,气血壅塞,脉管内充盈度较高,脉管呈紧张状态,故脉来充实有力”,这同《伤寒论》中促脉所反映的机理十分相似。因此,笔者认为《伤寒论》中的“脉促”,相当于现代临床常用脉象中的实脉或者实脉兼数脉,同后世脉学专著的促脉虽名同而实异。

意见反馈:工作室成员表示听取了汇报有很多收获,但是在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方面还有很大提高空间,提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大家认为分析得还不够深入,最后的结论的论据还是不够充分,希望能够找出更多论据,并建议结合《金匮要略》的相关内容一起讨论。

关闭窗口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