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晚,工作室成员何家振同学对张夏维同学撰写的论文《浅谈中药炮制的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观》进行分析、讲解和讨论。本次学习讨论由博士研究生胡旭主持,刘松林教授作总结发言。
何家振首先从中药炮制的历史发展入手,归纳、总结了炮制学的发展及主要内容,包括经验积累时期(先秦-两汉)出现炮、炙法,酒、醋等辅料,并出现了记载中药炮制的最早文献《五十二病方》;技术规范时期(南北朝-宋金元)出现了第一步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制论》;理论形成时期(明清至今)涌现了大量专著,如《炮炙大法》、《修事指南》等,并对各类炮制方法进一步精细和丰富。就本文而言,从与五脏一体观相应、与自然环境变化相关、与社会环境相联等角度探讨了中药炮制的整体观念;从病因、病位、病性、证治等角度探讨了中药炮制的辨证论治观。同时对论文提出了富有见地的修改意见与建议。
随后,工作室其他成员纷纷发言,对何家振同学的精心准备、精彩发言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表示赞赏。针对该文的内容及讲解情况展开了热烈的提问和讨论。主要观点有:建议从性味归经角度探讨中药炮制后的功效,不必从中药炮制的现代药理研究角度来考虑;讲解应适当侧重于对原文修改意见;讲述的中药炮制历史发展与本文的关系联系不紧;论文从因证治角度来探讨辨证论治观不够全面;同时对细节的修改等方面也提出了建议。
刘老师对论文提出了修改意见。刘老师要求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顺序进行修改;本文从中医理论进行分析,建议删除现代药理部分;结论要进一步提炼,明确本文的目的,即中药炮制目的是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中医治疗是以辨证论治的基础,辨证又应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因此中药炮制应当遵循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观。
刘老师还对何家振同学的讲解进行了点评。刘老师指出,要求讲述其他同学的论文,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通过讲述他人的论文,可以实现进一步深入学习、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启发思维的目的;这种方式也充分体现出了工作室团队合作、集中智慧、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次讲解,反映出何家振同学对论文进行了深入学习,既从源头进行了把握,又全面掌握了论文内容,还查阅了除论文以外的文献资料。本次讲解是对论文的再思考、深梳理和新加工的过程,是深入学习、深入思考的一种体现。何家振同学的讲解是很精彩的。刘老师要求大家学习他这种学习态度,要求张夏维同学按照本次讨论的意见,再次修改,尽快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