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附属湖北省中医院教授
获批国自然面上项目:基于病-症-靶点多维表征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亚型分类和菌群代谢机制研究
记者:请您概括介绍下今年成功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国自然”)的主题及大致内容。
我们团队近十年来一直从事真实世界中医肝病的临床研究。随着疾病谱的改变,脂肪性肝病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次申报是在前期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的基础上d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以肝脏脂肪变性合并多系统代谢紊乱为特征,存在发病多因性、症状表现模糊性、证候多样性等特点,目前缺乏有效的分层方法揭示MAFLD表征相似,但临床结局不同的异质性现象。
这次申报的课题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思想,采用机器学习、关系映射和异构病历网络等方法,整合MAFLD“病-症-靶点”多维表征数据,进行人群亚型划分与临床结局预测;以大样本人群队列作为验证集评价模型的可靠性,将疾病的宏观表征与微观机理相关联,分层、分类地把握疾病演变脉络。同时,结合组学测序,探究不同疾病亚型下影响宿主表型-微生物-代谢物的特征功能群和交互作用机制。
记者:此次项目成功申报,您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这次课题申报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对临床科研事业的热爱与激情,以及对感兴趣领域的长期探究。
记者:您认为申报国自然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侧重点是什么?可否结合您的项目申报经历,从选题思路、申报准备、标书制作等方面分享经验和心得?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开展基础研究相关工作,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申报过程中要注意凸显选题的创新性和科学研究的潜力,写标书时要多听、多看、多调研、多实践,做好高质量标书写作的“荟萃分析”。
相比较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只需要解决一个小一点问题而言,面上项目要求研究具有系统性,探索国际、国内研究的前沿难题,解决科研攻关的瓶颈问题;研究更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性、创新性和均衡发展,也更强调研究团队的合作,研究平台的搭建以及项目结果的可持续性。
记者:项目申报获批离不开团队工作积累,您和团队成员如何合作开展科研攻关?您认为团队运转和管理中,什么最重要?
对于一个团队而言,有共同的目标最关键。团队成员最好是学术背景相关多学科交叉、层次多样,具有共识;能够协同发力,出成果出特色。团队负责人要培养每一位成员具备创新能力解决具有挑战性的科研难题。
在项目的整个研究周期,团队所有人都严格对标课题的预期成果,这是科研攻关实施的第一步,即定目标。目标关键是要“具体”。科研设想的首次提出,属于探索性项目,没有先例可循,方案书撰写过程中,就可以拆解为可交付的成果,例如研究背景部分撰写完成后,可以形成研究热点综述,服务于科研目标成果。团队运行和管理中,“例会制”至关重要。开会不是单纯地交流信息,而是让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目标,并不断重建目标,互相超越,以实现科研关卡的各个击破。
第二步就是制定可执行的计划。科研项目系统、复杂,实施过程可以拆解为可复制的模块化工作。例如,在基础研究课题中,临床样本收集、基础实验和多组学分析都属于证明科学假设的模块化工作。每个模块工作完成后,要实现可复制性,这与国自然基金项目申报中研究成果的推广相契合。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每个模块一定要有对应的负责人,确定团队内科研进展汇报的时间节点,实现项目实施过程在团队内部“透明化”。
记者:您认为青年教师应如何乘势而上,提高国自然项目申报的命中率?
创新的科学问题是项目申报的重要切入点,真实世界临床科研一体化研究的基本指导原则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青年教师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要明确项目能切实解决哪一类棘手问题。如果前期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可以借助科研平台,寻求合作,提升科研能力。
熟练的科研“套路”和科学的表达方式也是标书不可或缺的。青年教师要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有项目就参与,有机会就练手,厚积薄发。
记者:工作中您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教学相长,相得益彰,人才培养也是科研工作考核的重点部分。中医药临床科研一体化平台建设中,临床工作案例是最好的教学素材,在临床实践中挖掘科研问题,在解决临床问题过程中,培养年轻医生和学生的临床能力和科研思维。
记者: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在当前顶压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您认为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如何为学校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基于学校和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我们肝病研究所希望在本次课题的实施中,提供一个真实世界中医肝病临床研究的共享平台;搭建一个有生命力的产-学-研成果互通交流平台;实现研究平台共享,支持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数据中心和样本中心;充分发挥“医工交叉”优势,努力让肝病研究所“医、教、产、研”全方位发展,进一步助推学校和医院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