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璧然 基础医学院副教授
获批国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十溴二苯乙烷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与线粒体动力学失衡的关系研究
记者:请您概括介绍下今年成功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国自然”)的主题及大致内容。
项目主要围绕当前在我国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新溴代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开展毒性效应评价和环境健康风险研究。以斑马鱼为体内模型,探究环境剂量DBDPE全生命周期暴露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效应,并分析DBDPE暴露对脑组织中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和线粒体介导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斑马鱼成鱼脑组织原代培养细胞为体外模型,应用药物干预手段调节线粒体动力学(融合和分裂)过程,探究线粒体动力学在DBDPE诱导神经毒性中的作用,揭示DBDPE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将为DBDPE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并为其它新污染物的神经毒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记者:此次项目成功申报,您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我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有数年,前几次的申报经历为这次获批国自然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每年都会仔细查看评审专家针对项目给出的意见,汲取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和完善项目申请标书。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学校科技处等部门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
记者:您认为申报国自然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侧重点是什么?可否结合您的项目申报经历,从选题思路、申报准备、标书制作等方面分享经验和心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申请青年项目,研究项目的“创新点”非常重要。项目选题阶段要密切关注相关学科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创新研究思路;准备项目申报时,要提前开展相关研究,将研究结果作为标书中的前期工作基础,提高项目的可行性。
记者:项目申报获批离不开团队工作积累,您和团队成员如何合作开展科研攻关?您认为团队运转和管理中,什么最重要?
项目成功申报,除了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院系及学校科研相关部门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团队中彼此的信任和团结协作尤为关键。我们团队会定期召开科研组会,成员汇报近期研究成果、讨论学科前沿热点、交流实验瓶颈等问题。学院领导经常在各类会议上着重强调科研工作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在工作中全力支持和帮助。学校科研部门会组织相关专家评阅项目申报书,从选题的创新点、项目研究思路、申报书格式要求等方面给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使我们修改完善后的项目标书“尽善尽美”。
记者:您认为青年教师应如何乘势而上,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命中率?
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切忌“单打独斗”,一定要尽快融入所在部门的科研团队,主动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学习。在申报科研项目时,要反复打磨标书,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斟酌。
记者:工作中您如何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承担《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文献检索》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认真地备课和授课,可以巩固和完善知识架构,逐渐形成新的研究思路;在科研工作中,密切关注的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和科研成果,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生动素材,使课本内容“活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记者: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召开在即,在当前顶压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您认为作为科研工作者,应如何为学校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成长为一名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优秀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备课,深刻领会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及重难点,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加强课程思政,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持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扎实完成每一项科研项目,用心用情培养每一名学生,聚焦重点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