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科研工作:立足特色优势 凝聚发展共识 激发科研活力
药学院坚持“四个面向”,立足优势,突出特色,统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加快科技创新,全面激发科研活力。
如何真抓实干?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推动资源整合。学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整合资源,构建学科与平台协调发展模式,筑牢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基础。新增药用矿物学和中药炮制学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持续支持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与劲牌持正堂药业有限公司共建“中药产业研究院”;建成分析测试中心共享平台,推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多途径服务学科建设。
学校与劲牌持正堂药业有限公司共建“中药产业研究院”
以高水平团队为依托,凝聚青年人才,激发内生动力。学院立足学科特色,形成资源品质评价、中药炮制、药效作用机制、质量评价等高水平科研团队;坚持引育并举,新增学科带头人2名,学术骨干4人,培养省级人才2人;实施教师“传帮带”制度,积极引导青年教师融入学术团队;举办“时珍青年论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8期,邀请来自华中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企业的26位专家来校座谈交流,线上线下1000余人次参加,凝聚青年共识,开阔科研创新思路和视野。
举办“时珍青年论坛”系列活动
以对外合作为契机,服务区域发展,提升行业影响力。学院充分发挥中药行业的区域龙头优势,强化对外合作与交流,积极承接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随州市、五峰县等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支持服务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与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珠海岐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横向合作;举办全省中药材种植、中药专业技能提升等系列培训班,扩大学校在中药行业和领域的影响力。
学校承办2022年湖北省中药材生态种植与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培训班
主要成效
2022年,学院科研课题共立项40项,经费较2021年增加401万,增长近63%;包含纵向2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10项,其它12项,经费710.0万元;横向14项,立项经费454.0万元,到账经费329.8万元。师生发表学术论文205篇,其中SCI收录90篇,根据中科院分区,一区9篇,二区45篇,三区24篇,四区12篇;中文核心收录94篇,科技核心收录21篇。兰洲教授在《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中科院一区,IF= 19.1)期刊发表题为“Mechanosensitive TRPV4 is required for crystal-induced inflammation”的高水平文章;《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和《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分别专刊收录刘大会和刘义飞教授团队科研成果。
学院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1中国民族医药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批发明专利13项(学校均为第一单位);主编或参编著作5部;主持制定“中药材(植物药)新品种评价技术规范”国家标准1项。